花旗集团于2025年9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稳定币的发行量可能从2025年第三季度末的2800亿美元,分别在基础情景和牛市情景下,到2030年扩展至1.9万亿美元至4万亿美元。分析师将上调预期归因于区块链支付渠道在企业金融、电子商务和跨境结算中的加速采用。
花旗估计,在基础情景下,稳定币可能支持高达100万亿美元的年度交易额,在强劲增长条件下有可能翻倍。交易速度假设与法定货币基准保持一致,反映了其在零售和机构渠道广泛使用的前景。2025年前三个季度,稳定币市值增长了40%,达到2800亿美元,得益于发行人持有的高质量抵押品和强劲的链上活动。
除了预测稳定币的增长外,报告还介绍了作为竞争型可编程货币的银行代币。预计面向寻求增强透明度、内嵌合规性以及与现有银行基础设施直接整合的企业,代币化银行存款将获得认可。根据花旗的分析,传统银行支付渠道适度迁移至链上,可能推动银行代币交易量在2030年超过100万亿美元,可能在某些领域超过稳定币活动。
稳定币发行的地理分布仍然以美元为主,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然而,香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地区正成为本地化数字货币和银行代币的试点中心。监管发展,包括稳定币许可框架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计划,被认为是塑造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
花旗将稳定币视为更广泛数字货币生态系统的补充。报告认为,稳定币、银行代币和CBDC将共存,各自服务于不同的用例和风险特征。稳定币可能在无权限的全球交易中表现出色,而银行代币则可能捕捉需要既定治理和流动性管理的企业运营。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包括需调整财务运营、抵押品管理策略和合规协议。市场参与者被建议参与代币化平台,探索互操作性标准,并关注监管提案。报告强调,稳定币和代币的采用代表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转型,对支付、贸易融资和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