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清算事件的背景
在2025年10月10日至11日,加密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在24小时内约有19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强制平仓。最初的抛售由美国对中国的新关税威胁推动,引发了一波跨资产的风险厌恶行情。比特币从12万美元暴跌至10.2万美元,主要山寨币也遭遇了大幅下跌。事后,关于极端市场崩溃的系统性驱动因素出现了热烈的辩论。
对Uphold研究主管的漏洞指控
2025年10月12日,Uphold研究部主管马丁·海斯博克博士在X(推特)上表示,这场崩盘具有针对币安的定向保证金漏洞的特征。该指控聚焦于币安统一账户保证金系统的设计缺陷,该系统以USDe(Ethena的合成美元)、wBETH(包装的 Beacon ETH)和BNSOL(币安Solana 流动性质押代币)等资产的抵押品价值为基础,基于内部波动的现货市场,而非稳健的外部预言机。据海斯博克称,这一定价机制为恶意行为者提供了机会,在资产在币安的挂单簿上脱钩后,策划出一连串被迫平仓的级联效应。
据称漏洞的运作机制
- 抵押品定价错误:抵押门槛以币安薄弱的交易所内挂单簿价格为参考,而非可靠的外部数据源。
- 时机窗口:据称漏洞在币安宣布即将推出系统修复与实际实施之间进行,最大化市场错位,在采取防范措施生效前。
- 级联平仓:一旦抵押品价值下跌,追加保证金与平仓加速,进一步增加卖压,形成自我强化的下行螺旋。
币安的公开承认与回应
在指控曝光后,币安于UTC 10月12日至13日发布了多份公告,承认在10月10日的崩盘窗口(21:36–22:16 UTC)内,USDe、wBETH与BNSOL出现异常价格错位。交易所承诺对所有受影响的期货、保证金和借贷用户进行赔偿,将每笔赔偿金定义为2025-10-11 00:00 UTC 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产生的清算价格之间的差额。币安还宣布计划全面重构对包装型和算法型代币的定价逻辑,引入稳健的外部预言机集成以及更新的风险控制协议。
业界与专家反应
行业分析人士的观点不一。有些人支持漏洞论,认为与在币安观察到的脱钩现象相符,但并未映射到更深层的流动性场景。另一些人则认为此次崩盘是宏观冲击与过度杠杆的叠加原因,而非蓄意攻击。Ethena Labs,其USDe稳定币在事件中具有核心地位,表示该协议按预期运作,根本原因在于币安内部基础设施,而非基础资产设计。
对交易所风险管理的影响
此事件重新点燃了关于集中交易所抵押框架的充足性以及透明、去中心化价格预言机重要性的讨论。对跨交易所清算报告标准化,以及对平台内风险模型治理的强化的呼声进一步获得推动。多司法辖区的监管机构据称正在审查此事件,以评估对交易所监管与投资者保护任务的潜在影响。
未来的保障措施与展望
币安计划的改进措施包括:
- 强制性外部预言机用于抵押品定价。
- 对闲置限价单的实时监控以及自动化风险触发机制。
- 扩展抵押物资格标准,并进行基于情景的压力测试。
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可能塑造更广泛的行业标准。独立审计机构的进一步调查和监管调查预计将澄清漏洞指控的全部范围。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后事件评估进展中的任何法律或合规后果。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