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2025年9月15日发布了一份关于调整银行对加密资产暴露的资本规则的草案。根据该计划,银行将对某些稳定币和代币持有量按照优惠的风险权重进行计算,但需符合严格的储备和流动性标准。这标志着香港为争夺不断增长的数字资产市场,与区域金融中心竞争所采取的战略努力。
主要提案
- 对现金支持的稳定币调整风险权重,合格代币通过定期储备审计,风险权重低至10%。
- 允许银行使用高质量流动资产作为抵押品,以抵消加密托管服务的资本收费。
- 引入分层框架,符合高级风险管理标准的银行可享受进一步降低的资本要求。
- 要求加强披露标准,确保加密暴露和储备持有的透明度。
与全球标准的对齐
该草案与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的巴塞尔委员会修订相一致,后者对某些代币化存款和稳定币引入了较低的资本收费。通过采用兼容标准,HKMA旨在确保国际银行能够无缝跨境运营,同时管理与数字资产相关的系统性风险。
新加坡比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实施全面的稳定币框架,要求稳定币完全由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支持,并具备强有力的赎回机制。HKMA的提案借鉴了MAS的标准,但力求根据本地市场条件和银行实践进行调整,如维持岸内储备审计及采用分阶段实施方式,给予机构适应时间。
行业影响
香港金融机构表达了谨慎乐观的态度。较低的资本收费有望开启加密托管、代币发行服务及机构交易台的新收入来源。然而,银行需要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和合规能力,以满足HKMA提出的披露和审计要求。
结论
该草案将香港定位为亚太地区的积极监管创新者。通过平衡审慎风险管理与支持性资本处理,HKMA旨在吸引全球银行和数字资产公司,巩固香港作为加密金融区域枢纽的地位。相关方受邀在60天的咨询期内提交反馈,随后将制定最终规则。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