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8月25日凌晨,一位大型機構持有者在現貨市場拋售了24,000枚比特幣——當時價值超過27億美元——引發了一場突然的閃電崩盤,比特幣價格在數分鐘內從約117,000美元跌至低於110,000美元。區塊鏈分析平台報告稱,比特幣期貨多頭持倉被清算了2.73億美元,以太坊的清算額接近2.96億美元,槓桿交易者被迫退出其持倉。
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的言論暗示可能降息,激發了一波風險資產的短暫反彈。比特幣因此攀升至約117,200美元,以太坊則創下4,954美元的新歷史高位。然而,巨鯨的賣單加劇了下行動能。隨著算法和止損單在各大交易所連鎖觸發,價格發現重新在較低水平開始。
事件發生後24小時內,整體加密貨幣清算額超過5億美元,凸顯了槓桿市場結構在突發拋盤壓力下的脆弱性。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連續第六個交易日錄得凈流出,總額約為11.9億美元,而以太坊ETF則在本周初兩天的資金流入後,錄得9.257億美元的凈贖回。
加密相關股票也受到衝擊,Coinbase、Robinhood和MicroStrategy的股價分別下跌2.6%、1.5%和4.3%,反映出機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波動率指標飆升,比特幣30日實現波動率指數達到數月來的新高。
技術分析師指出,109,000至111,000美元區間為關鍵支撐區,持續在此區間下方交易可能預示價格將進一步回調至105,000美元。相反,要穩定牛市動能並為九月預期的利率決議做準備,則需要價格反彈至115,000美元以上。
儘管市場動盪,長期持有者基本保持觀望,鏈上數據顯示主要冷錢包轉入交易所的量極少。市場觀察者指出,閃電崩盤雖帶來短期痛苦,但可能清理了過度槓桿,為以折價水平重新積累奠定基礎。
此事件突顯大型區塊交易對數字資產市場的持續影響,並加劇了關於市場結構改革的討論,包括最低區塊交易報告要求及更廣泛的流動性措施,以減輕未來類似事件的風險。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