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比特幣在亞洲早盤時段突然閃崩,跌破111,000美元,原因是一位鏈上大戶將24,000 BTC拋售至流動性薄弱的池中。此清算行動按當時價格估值超過3億美元,抹去了聯儲主席周五發表鴿派言論帶來的收益,並引發了槓桿頭寸的強制拋售。
連鎖賣單觸發了約2.38億美元比特幣和2.16億美元以太坊頭寸的清算事件,使主要交易所槓桿交易者累計損失超過5.5億美元。主要交易平台的價格饋送中斷和深度突減加劇了清算過程中的波動性。
儘管比特幣大幅下跌,以太坊表現相對堅韌,閃崩時交易價格約為4,707美元。以太坊較小的市值和持續的機構庫藏配置吸引了新資金,一些基金預期央行降息後上升空間更大,將部分比特幣曝險轉向以太坊。
市場分析師指出,長倉清算集群有助於重置過度延伸的頭寸,為市場條件穩定時的更乾淨反彈鋪平道路。相反,若出現集中空頭擠壓,可能迅速推高價格,並隨著交易者調整衍生品風險而加劇盤中波動。
行業觀察者指出,保證金催繳與策略性獲利了結的平衡將決定下一步走向。若流動性提供者在關鍵支撐區補充訂單簿,比特幣有望收復閃崩前約112,800美元的水平。相比之下,以太坊期貨和期權市場開盤持倉創新高,突顯在宏觀不確定性下日增的機構需求。
展望未來,焦點將放在鏈上指標如已實現波動率和資金費率差異,這些可能預示擠壓是否已充分洗清潛在槓桿。交易者將觀察以太坊動能是否繼續與比特幣背離,可能標誌著山寨幣季的開始,資金尋求多元化收益機會。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