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通用帳本概覽
Google Cloud 正在推進其專有的第1層區塊鏈——Google Cloud通用帳本(GCUL),專為全球金融設計。該項目於三月首次宣布,並與CME集團合作,旨在提供中立、高效能的基礎設施,支持基於Python的智能合約。該平台為金融機構提供可程式化的帳本功能,且不偏袒特定的支付生態系統。
Google Web3策略負責人Rich Widmann於8月26日在LinkedIn發表新見解。主要特點包括可信中立的治理、高吞吐量及對開發者友好的智能合約支持。GCUL與利用商戶渠道的Stripe Tempo、以USDC流動性為核心的Circle Arc形成對比。Google定位GCUL為共享的公用層,承諾廣泛的互操作性。
技術架構與路線圖
GCUL架構優先考慮性能與安全。網絡使用新穎的共識機制,優化企業級交易量,目標實現次秒終結性及超過每秒10,000筆交易的吞吐量。Python智能合約整合現有Google Cloud服務,實現無縫開發流程及鏈上測試。2026年上市前將進行安全審計及形式驗證。
CME集團已完成初步整合測試,驗證清算流程及擔保品管理模組。大規模市場試驗計劃於2025年底展開,由聯盟夥伴承擔授權節點。Google規劃分階段推出,初期聚焦批發支付及資產代幣化應用,後續擴展至總帳功能及跨境轉帳。
競爭格局與影響
GCUL進入主要金融科技公司開發專有區塊鏈的競爭市場。Stripe Tempo聚焦商戶支付整合,Circle Arc善用穩定幣流動性。Google的中立立場有望吸引尋求非對手偏見基礎設施的銀行、交易所及清算機構。廣泛的雲端整合可降低採用門檻並促進生態系統成長。
潛在挑戰包括法規明確性、網絡治理及開發者社群建設。Google須應對不斷演變的政策框架與互操作性標準。成功指標將涵蓋交易量、節點多樣性及機構試點反饋。GCUL的進展將影響金融帳本標準化及機構採用區塊鏈技術的行業融合。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