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標誌着薩爾瓦多實施全球首個比特幣法定貨幣法案四周年。政府記錄顯示,國家比特幣辦公室現持有6,313枚比特幣的戰略儲備,按當前市場價格估值超過7.02億美元。該儲備支持整合數字貨幣於公共財政結構的政策舉措,同時展示主權在去中心化資產上的參與。
除了儲備積累外,教育和認證工作也有所增長。報告稱,截至2025年中,超過80,000名公務員完成了比特幣認證課程。課程模塊涵蓋比特幣協議基礎、錢包安全措施及區塊鏈支付系統整合。推廣活動包括與學術機構及社區工作坊的合作,內容由金融科技專家及致力於數字包容的國際發展機構共同開發。
儘管取得進展,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金融協議引入了政策逆轉。2025年1月,薩爾瓦多立法機關廢除了比特幣法定貨幣條款,並同意在14億美元援助計劃中暫停進一步以公共資金購買比特幣。該措施同時縮減對國家支持的Chivo錢包的支持,該錢包在私人市民中接受度有限。2025年7月發布的IMF文件確認,自2024年底以來該國的比特幣餘額未有變化,引發比特幣社區震動。
批評者認為,試驗初期階段不成比例地惠及政府機構和國際投資者,而非普通薩爾瓦多人。觀察人士指出數字基礎設施的接入不均,以及部分人群持續存在懷疑態度。呼籲擴大教育推廣,強調基層參與和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共數字支付系統設計需求。支持者堅持認為,持續的制度性儲備和監管明確性將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並多元化國家儲備,為兼顧創新與財政穩定的未來金融框架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政策分析師建議,比特幣相關措施的分階段重新引入可能取決於金融包容指標的顯著改善和透明的治理規範。潛在重點領域包括改進的電子政府支付平台、激勵微交易部署及利用區塊鏈效率的跨境匯款渠道。關於該模式的可複製性和長期影響的辯論仍在進行中,薩爾瓦多四周年里程碑作為國家層面在變動經濟環境下採用加密貨幣的案例研究。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