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傑克森霍爾研討會上,圍繞聯邦儲備政策的辯論愈演愈烈,政治壓力推動激進降息,即使核心通脹持續高於目標水平。出現了兩條潛在路徑。第一種情況是聯儲局響應降息多達300個基點的呼聲,向市場注入大量廉價流動性,可能導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率從2.8%飆升至2026年超過4%。這種情況可能使美元指數(DXY)跌破90,抹去自今年一月以來超過10%的價值,並重新點燃包括股票、黃金和加密貨幣在內的廣泛資產反彈。比特幣尤其可能因實際利率大幅轉負及市場對央行獨立性的信心減弱而表現出眾。
或者,如果聯儲局保持政策利率穩定以維護其機構信譽,通脹壓力依然會因特朗普的「大美麗法案」和現有關稅而積聚。在這種較為緩慢的情景中,國債收益率可能在明年夏季上升至4.7%,反映市場預期的適度加息而非降息。美元將逐步走弱,通脹率則在3.0%至3.2%之間小幅上升,沒有劇烈飆升。即使如此,比特幣仍可作為戰略對沖工具,隨著赤字擴大和財政不確定性增加,提供一種替代的價值儲存選擇。
分析師預測指出,比特幣的走勢可能因通脹嚴重程度而異。在快速降息和高通脹環境下,BTC可能經歷像以往周期中那樣的急劇拋物線反彈,目標遠高於當前歷史高點。反之,在受控情景中,比特幣的下一輪上升或將更加平緩,盤整於10萬美元以上,機構興趣逐漸加深。主要變數包括關稅對投入成本的影響、聯儲的利率指引信息,以及財政刺激與債務服務成本的相互作用。最終,無論政策路徑如何,比特幣作為供應有限的非主權資產,其作為對宏觀經濟風險的有效對沖和避險資產地位,使其對於尋求傳統市場和法幣之外多元化的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