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清算事件背景
在2025年10月10日及11日,加密市場經歷前所未有的波動,在24小時內造成約190億至200億美元的槓桿部位清算。初始拋售由美國對中國的新關稅威脅所驅動,觸發跨資產的風險規避潮。比特幣由$122,000跌至$102,000,主要山寨幣亦承受大幅下跌。事後,關於市場極端崩潰的系統性驅動因素出現激烈辯論。
Uphold Research 首席研究員的指控
於 2025年 10月 12日,Uphold 的研究部門主管 Dr. Martin Hiesboeck 在 X(Twitter)上表示,這次崩盤具備針對 Binance 的定向保證金漏洞利用的特徵。指控重點在於 Binance 的統一賬戶保證金系統的設計缺陷,該系統以 USDe(Ethena 的合成美元)、wBETH(Wrapped Beacon ETH)和 BNSOL(Binance Solana 流動質押代幣)等資產進行估值,依賴波動的內部現貨市場而非穩健的外部預言機。據 Hiesboeck 所述,該定價機制為惡意行為者在資產在 Binance 訂單簿脫鉤後,設計出連鎖的被迫清算提供了機會。
涉案漏洞的機制
- 抵押品定價錯誤:抵押門檻參考 Binance 平台上薄弱的訂單簿定價,而非可靠的外部數據源。
- 時機窗口:據稱在 Binance 公布即將修正系統與實際實施之間的期間,精心編排以在預防措施生效前最大化市場的擾動。
- 連鎖清算:一旦抵押品價值下降,保證金通知與清算加速,進一步增加賣壓,形成自我強化的下跌螺旋。
Binance 的公開承認與回應
在指控之後,Binance 公布多份公告(UTC 2025 年 10 月 12–13 日)承認在 10 月 10 日 21:36–22:16 UTC 崩盤時段內,USDe、wBETH 與 BNSOL 出現異常價格離散。該交易所承諾賠償所有受影響的期貨、保證金及貸款用戶,將每筆賠付金額計算為 2025-10-11 00:00 UTC 的市場價格與相應的清算價格之差。Binance 亦宣布計劃重構對 Wrapped 與演算法代幣的定價邏輯,並引入穩健的外部預言機整合與更新的風險控制協議。
行業與專家反應
行業分析師對此議題表現出見解不一。部分人認為漏洞論述與在 Binance 上觀察到的脫鉤一致,且沒有映射到更深的流動性場所。其他人則認為崩盤歸因於宏觀衝擊與過度槓桿的匯聚,而非蓄意攻擊。Ethena Labs,其 USDe 穩定幣在事件中為核心角色,表示該協議按預期運作,根本原因在於 Binance 的內部基礎設施,而非底層資產設計。
對交易所風險管理的啟示
此事件重新點燃了對集中式交易所抵押框架的充足性,以及透明、去中心化價格預言機的重要性的討論。呼籲實現跨交易所清算報告標準化與提升平台風險模型治理的呼聲獲得更大動力。多個司法區的監管機構據報正在研究此事件,可能對交易所監管及投資者保護任務帶來影響。
未來的保護措施與展望
Binance 計劃的增強措施包括:
- 抵押定價必須接入外部預言機。
- 對閒置限價訂單的實時監控與自動風險觸發。
- 擴展抵押資格條件並進行情境壓力測試。
這些措施的有效性很可能會影響更廣泛的行業標準。獨立審計與監管機構的進一步調查預期將澄清漏洞指控的全部範圍。市場參與者將緊密關注事後審查的任何法律或合規風險及後續影響。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