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銀行的潛在影響
根據渣打銀行的研究,到2028年,穩定幣可能從新興市場的銀行吸走高達1萬億美元的存款。這一轉變由存款人對穩定價值和區塊鏈可及性的偏好驅動,即使沒有收益激勵。風險最高的國家包括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土耳其、印度和肯尼亞,這些國家的總存款約為50萬億美元,預計的資金流出相當於總存款的2%。
穩定幣採用的推動因素
在當地貨幣貶值和銀行服務有限的環境中,高風險市場的存款人優先考慮資本保全。掛鉤主要法幣的穩定幣提供了一個被視為避風港的選擇,無需傳統銀行中介。通過手機錢包和去中心化平台的可及性進一步促進了採用,繞過了有限的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障礙。
監管和基礎設施考量
廣泛使用穩定幣引發了有關金融穩定、消費者保護和跨境支付框架的政策問題。新興市場的監管機構面臨將穩定幣納入現有銀行監管體系,同時減輕系統性風險的挑戰。基礎設施升級——如鏈上身份驗證和監管報告工具——對於應對合規和反洗錢要求至關重要。
前景與建議
處於風險市場的銀行可能需要通過整合穩定幣服務、提供代幣化存款產品或與區塊鏈公司合作來留住客戶存款。零售和機構用戶可能會採用結合傳統銀行服務與數字資產曝險的混合模式,重塑全球金融的競爭格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