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概述
摩根士丹利調查於6月10日至6月27日期間訪問了北美超過500名金融實習生,並於6月26日至7月7日期間訪問了歐洲的147名實習生。調查問題涵蓋數字資產的認知、使用模式和未來興趣。結構化問卷測量了實習生對區塊鏈、代幣持有和投資動機的熟悉度。分析師小組隨後處理數據以獲取見解。樣本按地區和實習職能進行平衡,以確保代表性。
採用指標
結果顯示,僅有18%的受訪者報告擁有或積極使用加密貨幣,比去年13%有所上升。與此同時,26%表示對探索數字資產有一定興趣,較去年的23%有所增加。儘管比特幣價格突破10萬美元,超過一半的受訪實習生——55%——仍對持有加密貨幣不感興趣。這種差距反映出市場估值與新興金融專業人士實際採用之間的鴻溝。
ETF對認知的影響
根據Farside Investors數據,自去年初推出的11支現貨比特幣ETF累計吸納了537億美元資金流入。同期以太坊ETF帶來額外124億美元淨流入。然而,ETF的成功並未完全轉化為基層採用。實習生承認ETF在新聞周期中的可見度,但提及監管和技術障礙阻礙了直接參與。調查強調產品創新對於連接機構動力與個人參與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使用比較
人工智能成為調查參與者中領先技術,美國實習生中有96%以及歐洲實習生中有91%表示至少偶爾使用AI工具。幾乎所有受訪者一致認為AI解決方案「節省時間」且「易於使用」,但88%同時指出精確性問題。AI的高採用率與加密貨幣低參與度形成對比,表明技術可用性及明確價值主張比單純資產表現更能有效推動初期採用。
產業更廣泛影響
這些採用指標表明,儘管有顯著的機構投資和市場估值,數字資產在未來金融領袖中仍處於整合的早期階段。教育倡議、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及簡化的接入點,可助於將ETF資金流入及企業財務背書轉化為更廣泛的參與。獲獎計劃,如代幣贈予或模擬交易平台,可能加速熟悉度並降低新進者的入門門檻。
結論與建議
調查強調推動零售參與需要多管齊下的方法,結合監管明確性、產品創新和教育推廣。市場參與者與監管機構均可從合作實習計劃與大學夥伴關係中獲益,以嵌入數字資產素養。隨著行業發展,這些早期採用者將影響未來金融科技策略,並可能形塑下一波數字資產需求與政策設計。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