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框架
在2024–2025財政年度,《1961年所得稅法案》將數字代幣和非同質化代幣分類為虛擬數字資產(VDA)。VDA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以及任何通過加密方式生成的代碼、數字或代幣。僅法定貨幣享有豁免。作為VDA的分類使所有加密交易受稅法規範,且不被承認為法定貨幣。
應稅事件與稅率
印度對VDA轉讓所得徵收統一的30%稅率。所有VDA轉讓均適用1%源頭扣稅(TDS),涵蓋現金與加密貨幣間的交易。短期及長期資本利得稅率相同,不區分持有期限。除成本基礎外不允許扣除,且VDA損失不可用於抵銷其他資產收益。
TDS規定與門檻
第194S條款規定,財政年度內VDA交易超過₹50,000須扣除1%源頭稅。某些實體門檻降至₹10,000。買方必須從付款中扣除TDS,包括需要現金支付短差的混合模式轉讓。達不到門檻的指定人士可免除扣稅賬戶號碼要求。
申報要求
加密交易必須在所得稅申報表的VDA附表中單獨申報。需精確記錄交易時間、錢包地址、交易所結算單及盧比估值。申報義務涵蓋所有加密活動,包括質押獎勵、空投、挖礦收益及NFT銷售。不遵守規定將面臨罰款、利息及潛在起訴。
計算方法
稅基計算依據購買成本加交易費用。FIFO或LIFO等方法須一致應用。加密對加密交易視為獨立的處置與取得事件,需按交易時盧比價值估算。可將交易所及錢包費用等相關支出計入取得成本。
合規期限與罰則
個人申報截止日期為2025年7月31日。需審計之企業截止日期為2025年10月31日。未合規者將被處以滯納金、未付稅款利息及故意逃稅罰款。因盜竊或駭客造成的VDA損失不予減免。
挑戰與展望
由於法律解釋持續演變,DeFi及NFT稅務仍存在不明確性。根據FEMA規定,跨境認可依然複雜。稅務機關與行業持份者持續對話,旨在細化定義與門檻。採用自動化稅務申報工具有望簡化合規並減少錯誤。
結論
嚴格的稅務處理及強制性TDS條款為印度加密市場建立穩健的合規框架。市場參與者必須適應詳細的申報規程及固定稅率,確保在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合法參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