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全球數字資產研究主管Geoffrey Kendrick展示了市場上市的以太坊庫藏公司與美國現貨ETH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比較分析。他的研究結果顯示,自6月1日以來,SharpLink Gaming (SBET) 和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 等庫藏公司已各自累積約1.6%的以太坊流通供應量,與ETF資金流入速度相當。與此同時,現貨ETH ETF面臨不斷變化的監管和結構性限制,限制了收益產生和DeFi參與。
Kendrick強調凈資產價值(NAV)倍數——市值與基礎ETH持有量的比率——作為關鍵指標。庫藏公司的NAV倍數已正常化至略高於1.0的水平,他認為這是一個底部,鑑於這些公司可獲得約3-4%的年化質押獎勵和去中心化金融槓桿。相比之下,美國ETF無法質押以太坊或將資產部署於DeFi協議,儘管其日交易量較高,但處於相對劣勢。
該分析師指出SharpLink Gaming的NAV倍數走勢作為示例:在初期高峰2.5後,倍數回落至接近1.0,反映了市場整合和投資者對可預測ETH曝險的信心。Kendrick認為,庫藏公司現在代表了一種“監管套利”機會,提供鏈上實用性和收益,無需投資者克服質押或DeFi交互的複雜托管批准。
渣打銀行重申年底以太坊價格目標為4,000美元,指出企業庫藏策略在價格支持方面超越ETF資金流入。報告警告稱,監管發展——如美國證監會對質押收益的潛在指導及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ETH衍生品的管轄權——可能影響2025年下半年的市場動態。然而,當前趨勢偏好庫藏上市公司,對尋求價格上漲、收益及每股ETH直接增長的投資者有利。
市場參與者對報告發布反應積極:SBET和BMNR股價在隨後交易日上漲2–3%。同時,現貨ETF產品出現溫和的資金流出,反映出投資者轉向收益更高的鏈上資產策略。隨著以太坊質押基礎設施的成熟及流動質押協議的明朗化,庫藏公司可能繼續吸引機構關注,鞏固其在不斷演變的以太坊投資工具格局中的角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