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已向多家領先的經紀公司和研究機構發出直接指示,立即停止所有與穩定幣相關的推廣和教育活動。此舉反映出人們對法定貨幣掛鉤數字資產快速且不受控制增長可能促成詐騙計劃並破壞內地市場金融穩定的日益擔憂。
根據七月底與八月初分發的內部指引,當地當局敦促經紀公司取消計劃舉辦的研討會、工作坊及主張穩定幣好處的研究報告。儘管香港監管機構同步推動為穩定幣發行者發牌並發展特別行政區內活躍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但這些指示仍然出台。
熟悉該事務的消息人士指出,監管機構特別警惕穩定幣在非法募資及通過非正式銀行渠道進行跨境轉帳的使用。雖然場外加密交易在中國內地仍然活躍——估計2024年前九個月交易量達750億美元——當局決心防止無限制的數字資產入口。
北京的謹慎態度與香港最近於8月1日生效的穩定幣立法形成對比,後者建立了發行者的牌照制度。包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內地監管機構尚未公開對該經紀指令發表評論,但行業分析師指出,中國更廣泛的數字資產策略仍集中於國家支持的數字貨幣及嚴格控制的試點項目。
分析師警告稱,內地與香港之間政策信號的不一致可能造成套利機會及監管碎片化。跨境交易部門的公司現面臨加強的合規審查及如無視內地指令可能承受的執法行動風險。
全球穩定幣供應近年激增,預計到2030年總市值將超過3.7萬億美元。雖然穩定幣提供低成本、接近即時的結算及可編程支付功能等優點,但全球監管機構尚在努力制定適當的監督框架,以平衡創新與消費者保護。
業界人士指出,中國的舉措凸顯了協調政策方法的重要性。「監管機構希望避免在風險不明朗的情況下湧入高風險資產」,一位國內大型經紀公司的高級合規官說:「今天的指引明確提醒大家,儘管穩定幣具備優勢,但仍需健全的治理和透明度以防止濫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