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馬來西亞時間8月12日,期近月比特幣跌權期權於115,000美元至118,000美元行使價的未平倉合約明顯上升,因市場參與者尋求對即將於12:30 UTC公布的7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可能帶來的下行風險進行防護。QCP Capital的數據顯示,該行使價的成交量較前一週增長了45%,反映出衍生品市場套期保值活動有所加劇。需求激增與期權流向相符,表明交易者對通脹數據走高的擔憂,這可能阻礙聯儲局降息預期並觸發包括比特幣在內的風險資產獲利回吐。
BRN Research分析師預測,核心CPI將同比增長2.8%,高於6月份的2.7%,並環比上漲0.2%。若數據超出預期,隱含實際收益率可能上升,壓制比特幣短期表現。相反,較軟的數據或將重振風險偏好,促使比特幣反彈至120,000美元至125,000美元區間。交易者亦關注近期曾短暫倒掛的期權買賣偏差,顯示跌權保護成本上升。
Deribit等交易所的波動率指標顯示,當月隱含波動率已升至65%,較一週前的58%明顯提升,突顯市場對重大事件波動的預期。鏈上及宏觀數據呈現混合信號:比特幣交易所流入略有下降,但新增淨地址仍在增長,表明持幣者情緒與衍生品頭寸之間存在分歧。主要訂單簿價格水準的市場深度仍然穩健,但若出現急劇拋售,價格跌破117,000美元可能觸發止損連鎖反應。此類動態凸顯在高影響力數據發布期間,期權套保對管理方向性風險的重要性。
展望未來,CPI報告結果將很可能影響聯儲局政策走向及未來數月風險資產的偏好。通脹降溫的確認或促使9月份降息成行,並利好山寨幣表現;反之,意外攀升可能延緩寬鬆步伐,持續給數字資產估值帶來壓力。建議市場參與者關注跌權與買權比例、基差價差及鏈上資金費率,以評估數據發布後的風險情緒演變。衍生品指標與宏觀指標的綜合分析將指導戰術配置,助力市場消化通脹數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