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指示勞工部、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財政部修訂管理定額供款退休計劃的相關法規。在修訂的框架下,計劃主辦單位必須將私募股權工具、創業投資基金、數位資產信託及其他非公開公司等替代投資納入與傳統共同基金並存的投資組合中。
該命令要求建立針對非公開投資工具的標準化揭露協議,該協議將包括資產估價、費用結構及贖回條款的每月報告。在闡述這一監管變革時,政府引用了過去只有機構投資者才能享有的組合多元化和長期回報機會的潛力。
然而,業界批評者提出了重大關切。流動性不足且資訊不透明的投資工具採取“2和20”費率模型——2%管理費加上20%利潤分成,與傳統401(k)共同基金平均0.26%的費用比率形成鮮明對比。反對者認為,更高的費用將侵蝕退休存款,且私人資產的有限二級市場可能阻礙參與者在市場壓力期間的提領。
顧問公司強調需要健全的合規及風險管理框架。Cerulli Associates發布報告,強調共同基金每日淨資產價值計算與私人投資的定期、由管理者主導的估價之間的不匹配。實施指南將要求計劃管理人制定詳細的盡職調查流程,包括在不利條件下對資產流動性進行壓力測試。
法律專業人士建議通過確保參與者教育及揭露,使用清晰語言說明費用結構、贖回政策及投資複雜性,以減少潛在訴訟風險。同時,資產管理者正探索具備較低費率及部分流動性解決方案的新產品設計,以滿足退休工具中日益增長的私人市場准入需求。
該政策的支持者認為,這些變革將使經濟中高成長領域的准入民主化,這些領域過去僅限於捐贈基金和富裕投資者。他們主張,隨著時間推移,透明的費用表和競爭性的產品供應將促進市場創新並惠及退休存款者。未來數月將揭示計劃主辦單位、受託人及監管機構是否能就實施策略達成共識,平衡機會與風險,推進這場退休投資的里程碑變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