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平台在十月初加速推動股票代幣化發行,法律和金融監管機構因此加強審查。股票代幣化透過數位代幣代表公司股份,因支持全天候交易和即時結算而備受讚譽。然而,這些產品經常缺失傳統股票所有權的關鍵特性,如投票權、股息及符合既有證券法規。
多個交易所和交易平台,包括主要的加密貨幣場地,已推出全球大型企業的股票代幣化版。在歐洲,受MiFID規範許可的平台開始提供與科技及汽車巨頭實際股份掛鉤的代幣。在美國,數家公司正尋求監管批准推出類似產品,而納斯達克也提議在試點框架下上市股票代幣。儘管發展迅速,法律專家強調多數股票代幣產品更像是衍生品而非真正的股票工具。缺乏嚴格的資訊披露和標準化的投資者保護引發對交易對手風險及市場透明度的疑慮。
業內消息指出,面向零售投資者的股票代幣總價值截至九月已超過4億美元,較一年前幾乎無量大幅增加。儘管如此,市場從業者和傳統金融代表警告,跨司法管轄區的規則分歧恐導致流動性受限及投資者困惑。最近對股票代幣發行的調查顯示抵押方式、贖回程序及發行人償付能力保障存在廣泛差異。一些代幣聲稱與實際股份完全1:1對應,另一些則僅提供合成經濟敞口,沒有正式股東身份。
監管機構正討論對這類新型數位資產的合適監管方式。支持者主張代幣化能使股市准入民主化並降低運營成本。包括主要經紀商和機構團體在內的批評者堅持代幣發行方必須遵守現行證券法與投資者保護制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及歐洲類似機構的正式立法呼聲日益高漲,業界協會敦促統一監管以維護市場完整性。隨著代幣化快速發展,利益相關者合作與明確監管指引將是平衡創新與基本投資者保障的關鍵。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