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根士丹利十月份的全球投資委員會(GIC)報告中,正式發布了多資產投資組合中加密貨幣配置的指導方針。該報告主張「保守」的做法,建議「機會型增長」策略的加密貨幣配置最高不超過4%,該策略追求較高回報和較高風險的結果。
對於較為中庸的「平衡增長」投資組合,該銀行建議將加密貨幣曝險上限設定為2%,而對於財富保值和收益導向的投資任務則建議不配置。GIC強調,儘管近年加密貨幣的總體回報突出且波動性下降,但該資產類別在宏觀壓力下仍易遭遇劇烈回調和較高的相關性。
Bitwise執行長Hunter Horsley積極回應,指出該指導意見涵蓋16000名顧問,管理客戶資產超過2兆美元。此報告標誌著主流資產管理領域的里程碑,鞏固了加密貨幣作為機構投資資產類別的合法地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重申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角色,並引用其市場流動性、有限供應及透過ETF和企業國庫日益增加的採用。報告指出,比特幣交易所儲備已降至六年來最低,顯示出強勁的場外需求。
然而,報告警告稱宏觀衝擊——包括持續的美國政府停擺和持續的通脹——可能放大波動。GIC主張,定期再平衡、遵守風險限額及分散投資對於加密貨幣配置仍至關重要,以降低尾部風險。
這些指導反映出機構環境的演變,大型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將數位資產納入投資組合架構。隨著監管逐步明朗,預計結構化加密策略的主流採用將進一步推進,但仍在旨在平衡增長潛力與風險管理的保守配置門檻內。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