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有報導指出歐洲中央銀行(ECB)正在積極探索在公開區塊鏈網路上部署即將推出的數位歐元的可行性,特別是以太坊和Solana。這一評估標誌著ECB與全球多個試點計畫中採用的基於私有、受許可帳本的傳統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原型有所不同。相較之下,公開區塊鏈模型提供了原生代幣化框架、透過去中心化帶來的韌性,以及標準節點實作所帶來的廣泛存取。
根據《金融時報》引述的消息來源,ECB的決策者正在權衡私有系統所提供的隱私限制與可擴展性保證,與公開平台固有的透明度和網路效應之間的取捨。以太坊廣泛的智能合約生態系統及Solana高吞吐量的能力已成為主要候選者。ECB的數位歐元工作小組正在評估包括交易最終性時間、每筆交易成本、治理模式以及與歐盟監管要求的一致性等標準。
監管與技術考量
若選擇公開區塊鏈,ECB將需設計技術介面以將用戶資料與公共節點隔離,同時維持反洗錢(AML)與資料保護法規的合規性。正在審查使用隱私保護的第二層解決方案及零知識證明架構,以平衡機密性與可審計性。與現有歐元區支付系統的互通性及與商業銀行API的整合,對於大規模採用亦至關重要。
策略意涵
轉向公開區塊鏈模型,有望透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代幣化資產市場及跨境結算管道的網路效應,增強歐元在數位金融領域的地位。然而,關於國家對區塊鏈治理可能增加的影響力以及公開網路故障或共識攻擊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仍存在疑慮。
ECB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對區塊鏈架構作出正式決定,並準備啟動第二階段數位歐元試點。此評估結果很可能影響全球中央銀行對CBDC的策略,激起關於在快速演進的數位經濟中,創新、安全及貨幣主權之間最佳平衡的討論。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