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標誌著薩爾瓦多頒布世界上第一個比特幣法定貨幣法案四週年。政府紀錄顯示,國家比特幣辦公室目前持有6,313 BTC的戰略儲備,按當前市場價格估值超過7.02億美元。這項儲備支撐了旨在將數位貨幣整合進公共財政結構的政策措施,同時展示了主權國家對去中心化資產的參與。
除了儲備累積外,教育與認證工作也迅速擴展。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中,超過80,000名公部門員工已完成比特幣認證課程。課程模組涵蓋比特幣協議基礎、錢包安全措施及區塊鏈支付系統整合。外展活動包括與學術機構及社區工作坊合作,內容由金融科技專家及專注於數位包容的國際發展機構共同開發。
儘管有這些進展,2025年1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的金融協議引入了政策逆轉。薩爾瓦多立法機關廢止了比特幣法定貨幣條款,並同意暫停進一步公共資金購買比特幣,作為14億美元援助方案的一部分。該措施亦縮減對國家支持的Chivo錢包的支持,該錢包在私人公民中使用率有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7月發布的文件確認,自2024年底以來該國BTC餘額未變,令比特幣社群震驚。
批評者認為,實驗初期階段不成比例地使政府機構和國際投資者受益,而非一般薩爾瓦多人。觀察者指出數位基礎設施的可及性不均及部分人群持續的懷疑態度。擴大教育推廣的呼聲強調基層參與及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共數位支付系統設計的必要性。支持者則認為,持續的機構儲備與明確的監管將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並多元化國家儲備,為平衡創新與財政穩定的未來金融框架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政策分析師建議分階段重新引入比特幣相關措施或取決於財務包容指標的明顯改進及透明治理協議。可能關注的領域包括改造電子政府支付平台、激勵微交易部署及利用區塊鏈效率的跨境匯款通道。關於該模式的可複製性與長期影響的辯論持續進行,薩爾瓦多四周年里程碑成為國家在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下採用加密貨幣的案例研究。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