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薩爾瓦多比特幣辦公室宣布對其主權比特幣儲備進行重組,旨在減輕未來量子計算進展可能帶來的風險。政府宣佈將放棄將所有6,274比特幣存放於單一透明錢包地址的做法,改為分散資金至多個新生成的錢包,每個錢包持有不超過500比特幣。此舉被稱為“量子風險緩解”及“未來防護”,展現了對託管安全的謹慎態度。
量子電腦一旦達到足夠強大,理論上可能利用公開區塊鏈上透露的數位簽名推導私鑰,並於網絡確認前竊取幣款。雖然主流研究認為這種機器仍有十年之遙,薩爾瓦多辦公室希望藉此展現前瞻風險管理的領導力。資金分散策略限制了任何單個錢包的最大曝險,確保單鑰匙的妥協不會威脅整個國家儲備。新的公開儀表板允許即時追蹤所有錢包餘額,保持透明同時避免重複使用地址。
關鍵是,此次變更並未採用具量子抗性的加密算法,而是利用既有的比特幣託管最佳實踐。專家如Blockstream執行長暨比特幣早期先驅Adam Back讚賞此更新程序為務實的管理方式——將大額餘額拆分成較小的未花費交易輸出(UTXO),避免地址重複使用,從而提升隱私與安全。這些原則長期以來一直被資深用戶建議用於減少區塊鏈分析與避免過度暴露風險。
薩爾瓦多先前的單一地址模型出於簡便與可見性考量,卻無意中反覆在鏈上暴露簽名,令高價值私鑰被觀察者標記。透過更新地址並限制每錢包資金上限,該國降低攻擊面,並透過易於稽核的框架維持問責制。觀察者指出,其他託管機構,包括交易所以及機構保管庫,常實施類似的UTXO管理技術以保障龐大持倉安全。
儘管量子議題引起媒體廣泛關注,但實際利益主要在於符合普遍的比特幣安全標準。政府此舉突顯了主權國家與企業日益重視成熟託管協議的重要性。此外,此案例展現了透明度與安全性能夠共存,只要配合周密的架構設計,或可成為未來國家比特幣儲備的典範。
總結而言,薩爾瓦多儲備重組示範了審慎的託管治理,平衡透明度與韌性。雖然真正的量子抗性解決方案可能需要協議層面變更或全新簽名方案,當前措施已是有效保護宏觀比特幣儲備免受傳統及長期科技威脅的重要一步。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