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終止的Libra穩定幣項目共同設計者Christian Catalini公開批評Stripe的Tempo區塊鏈背離了核心去中心化原則。在X上的一篇帖子中,Catalini強調,企業控制的網絡本質上風險著集中決策、安全漏洞以及一旦治理轉向以利潤為驅動的激勵,使用者主權的喪失。
Libra失敗的教訓
Catalini回顧了Libra的發展軌跡,指出技術健全性在缺乏無許可架構下是不足夠的。原始的Libra設計優先考慮了合規性,犧牲了去中心化治理,需要身份驗證及受託錢包模式,反映了傳統金融系統。Catalini警告稱,Stripe的Tempo複製了這一藍圖,形成了一個可預測的模式,強大利益相關者獲得了不成比例的影響力。
激勵結構與網絡控制
像Tempo這樣的企業區塊鏈提供了簡化的用戶體驗和整合的合規性,但依賴單一實體的發行與治理模式。Catalini指出,Stripe及類似公司有能力單方面實施協議變更、調整費用結構以及限制用戶參與,有效地在區塊鏈創新的名義下重塑了傳統金融等級結構。
無許可與有許可模型
批評的核心在於無許可公共區塊鏈——通過去中心化節點達成共識與驗證——與限制驗證者角色的有許可網絡之間的區別。Catalini主張,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在於不依賴中央中介的信任無需、無國界交易。有許可模型通過建立守門人和中心化控制點,易受監管壓力和企業自身利益影響,損害了這些優勢。
監管與生態系統影響
監管機構可能偏好有許可網絡以便監督,但此類支持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分裂。Catalini警告,大規模採用企業區塊鏈可能邊緣化開源公共網絡,抑制創新並降低韌性。他呼籲開發者與用戶考慮長期治理影響,倡導保存核心去中心化特性的混合模型。
企業區塊鏈的未來
Catalini承認企業網絡可與公共鏈共存,但強調透明度、開放治理框架與社區驅動的共識機制的重要性。他建議成功的企業鏈必須採用多利益相關者治理、分布式驗證者組合及無許可升級流程,以符合加密貨幣的根本精神。
最終,Stripe的Tempo計畫代表了企業支持的區塊鏈努力的一個重要試驗案例。其成敗將影響未來監管方針、開發者優先事項及用戶採用模式。Catalini的警告及時提醒我們,去中心化依然是區塊鏈技術的決定性特徵——一旦妥協,將失去其變革潛力。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