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數據顯示,以太坊的每日交易量已激增至超過170萬筆,這得益於以太幣朝著5000美元關卡的漲勢。Nansen的數據顯示,隨著去中心化金融和代幣轉移加速,底層活動穩步增長,凸顯了對鏈上結算的新需求。
儘管原始交易數量強勁增長,以太坊來自網絡手續費的收入卻有所下降。第二層擴容解決方案如Arbitrum和Base分別記錄了340萬和860萬筆交易,攔截了大量原本透過底層路由的用戶流量。包括Aptos在內的競爭性第一層網絡亦超越以太坊交易數量,單日承載了380萬筆交易。
使用模式的轉變主要受費用差異驅動。2024年3月部署的Dencun升級優化了數據可用性成本,並激勵向第二層網絡移動,用戶在需求高峰期間通常可節省高達90%的燃氣費。像Solana和Sui等高吞吐鏈透過提供低於一美分的交易費用及次秒確定性,進一步挑戰以太坊,吸引零售及機構參與者。
活躍的以太坊地址保持在40萬至60萬之間,重大代幣上市和空投活動期間偶有激增。相比之下,第二層生態系統用戶增長更具動態,Base在推出幾個月內新增超過100萬個獨立地址。Polygon Labs執行長Marc Boiron提醒,應避免直接性能比較,警告追求頻寬可能損害以太坊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上的核心優勢。
以太坊生態系利害相關者正在評估策略回應,包括進一步優化費用市場、增強互操作協議及擴展以rollup為中心的去中心化。隨著行業在追求即時成本節省和長期網絡價值積累之間取捨,以太坊社群必須在增長目標與保持強健底層安全性及去中心化治理的必要性間取得平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