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圍繞聯邦儲備政策的辯論愈發激烈,儘管核心通脹率持續高於目標,但政治壓力促使激進降息的呼聲不斷增強。出現了兩條潛在路徑。其一,聯儲順應降息至多300個基點的呼籲,向市場注入大量廉價流動性,可能使核心PCE通脹率從2.8%攀升至2026年超過4%。此情景將使美元指數跌破90,自今年一月以來蒸發超過10%的價值,並重新點燃包括股票、黃金與加密貨幣在內的廣泛資產反彈。比特幣尤其可能表現出色,因為實際利率深度轉為負值,且對中央銀行獨立性的信心減弱。
另一種情況是,聯儲保持利率不變以維護機構信用,即使通脹壓力仍因川普的「巨大美麗法案」和現有關稅而積聚。在這種緩慢升溫的情境下,國債收益率可能於明年夏季上升至4.7%,反映市場預期的適度加息而非降息。美元將逐步走弱,通脹率將上升至3.0%至3.2%,但不會出現劇烈飆升。即使在此情況,比特幣仍可作為戰略性避險工具,提供隨著赤字增加和財政不確定性加劇的替代價值儲存手段。
分析師預測指出,比特幣的走勢可能因通脹嚴重程度而分歧。在快速降息及高通脹的環境中,BTC可能出現類似以往周期的急速拋物線上漲,目標將遠高於現有歷史高點。相反,在受控情況下,比特幣的下一波走勢將更為緩慢,於10萬美元以上盤整,且機構興趣持續深化。關鍵變量包括關稅對投入價格的影響、聯儲關於利率指引的訊息,以及財政刺激與債務服務成本的互動。最終,不論政策路徑為何,比特幣作為一種具有供應上限的非主權資產,其作為宏觀經濟風險避險和安全港的角色均具吸引力,特別適合尋求傳統市場和法幣以外多元化投資的投資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