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 和 Allium 的數據顯示,2025 年 8 月,零售規模低於 250 美元的穩定幣轉帳達到創紀錄的 58.4 億美元。這一里程碑超過了加密貨幣歷史上任何單月的總額,凸顯了穩定幣在日常交易中日益增長的角色。這一增長主要來自新興經濟體用戶尋求比傳統銀行渠道更快捷、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在傳統方式中,費用和延遲仍是跨境和小額支付的重大障礙。
幣安智能鏈(Binance Smart Chain)領導了增長,佔據了近 40% 的所有零售穩定幣活動。BSC 的交易數量年初至今增長了 75%,交易量增長了 67%。這波增長是在幣安決定為歐洲用戶下架 USDT 後發生的,促使用戶重新回流至 BSC,因其支持多種穩定幣且費用低廉。PancakeSwap 和其他 BSC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隨著迷因幣和小額交易的回升,交易量也有所增加。
以太坊及其 Layer-2 生態系統也取得了顯著增長。以太坊主網與 Layer 2 網絡合計佔據了超過 20% 的零售轉帳量和 31% 的交易數量。250 美元以下的主網轉帳量增長了 81%,交易數量增長了 184%,這得益於過去一年平均 Gas 費降低了 70%。降低的成本使以太坊成為以往僅限高價值轉帳的小額支付的可行選擇。
CEX.io 的調查數據涵蓋了尼日利亞、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印尼超過 2,600 名受訪者,顯示 70% 的用戶在過去一年內增加了穩定幣的使用。超過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預計使用率將繼續上升,因為銀行費用仍居高不下,匯款通道持續擁擠。多數人表示交易速度和透明度是採用的主要原因,受訪者還強調了穩定幣對於當地貨幣貶值的抗性。
Tron 的零售穩定幣活動有所下降,流失了 130 萬筆交易,首次落後於 BSC 和以太坊。Tron 的月交易數量下降了 6%,增長落後於競爭對手。這一轉變顯示零售用戶更重視在低費用與生態系支持之間取得平衡的網絡。
新興市場的監管機構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一些中央銀行正在探索數位貨幣試點,另一些則對未經許可的穩定幣發行者發出警告。儘管監管存在不確定性,趨勢顯示穩定幣正逐步嵌入消費金融。隨著穩定幣基礎設施成熟,它們可能挑戰傳統支付系統,並重塑跨境商務。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