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框架
在2024–2025財政年度,1961年的所得稅法規定將數位代幣和非同質化代幣分類為虛擬數位資產(VDA)。VDA包括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以及透過密碼學方式生成的任何程式碼、數字或代幣。免稅規定僅適用於法定貨幣。將加密貨幣歸類為VDA,意味著所有加密交易均適用稅法規定,且不被承認為法定貨幣。
應稅事件及稅率
印度對VDA轉讓所得徵收統一的30%稅率。所有VDA轉讓均須扣繳1%的稅款(TDS),適用於現金和加密貨幣間的交換。不論持有期限長短,VDA的短期和長期資本利得均適用相同稅率。不允許除成本基礎外的其他扣除,且VDA的損失不能抵銷其他資產的收益。
TDS條款與門檻
第194S條規定,對每財政年度超過₹50,000的VDA交易徵收1%的TDS。某些實體的門檻降低至₹10,000。買方必須從付款中扣除TDS,包括需用現金支付差額的混合轉讓。符合條件者可免除門檻以下交易的稅款扣繳賬戶號碼要求。
申報要求
加密交易必須在所得稅申報表中,按照Schedule VDA另行申報。需準確記錄交易時間戳、錢包地址、交易所對賬單及盧比估值。申報義務涵蓋所有加密活動,包括質押獎勵、空投、挖礦收入及NFT銷售。不遵守將面臨罰款、利息及可能的刑事起訴。
計算方法
稅基計算以取得成本加交易費用為準。採用先進先出(FIFO)或後進先出(LIFO)方法須保持一致。加密貨幣對加密貨幣的交易視為獨立的處置與取得事件,須以交易當時盧比估值計算。交易相關費用如交易所及錢包手續費可納入取得成本。
遵從期限與罰則
個人納稅人須於2025年7月31日前提交申報表。需審計的企業截止日期為2025年10月31日。逾期申報將處罰款、未繳稅款利息及故意逃稅罰金。因盜竊或駭客造成的VDA損失不予免責。
挑戰與展望
由於法律解釋演變,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NFT的課稅仍存模糊空間。根據FEMA規定,跨境認定依然複雜。稅務機關與行業持份者持續對話,旨在完善定義與門檻。採用自動化稅務申報工具有望簡化合規流程並減少錯誤。
結論
嚴格的稅務待遇及強制TDS規定,構築了印度加密貨幣堅實的合規架構。市場參與者必須適應詳細的申報規範和固定稅率,以確保在數位資產生態系統中合法參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