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領域的協調拉抬後拋售計劃利用了去中心化、全天候交易環境,並依賴有組織的炒作周期。這些操控通常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1. 預熱階段:推廣者秘密大量囤積代幣。預熱營銷利用私密渠道——通常是Telegram或Discord——吸引早期參與者,承諾可獲得豐厚回報。
2. 上線階段:當代幣開始可交易時,推廣者通過社交媒體廣告和意見領袖推廣來提升知名度。關於合作、技術突破或即將上市交易所的誤導性或完全捏造的頭條新聞製造假象熱度。
3. 拉抬階段:操控者協調買入壓力,推高代幣價格。同時,製作深偽音頻或視頻片段,冒充知名人物——CEO、政府官員或名人,進一步激起投資者的恐錯過心理,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4. 拋售階段:價格達到目標高點後,推廣者大規模拋售持有的代幣。這突然的拋售導致代幣市值崩潰,晚期投資者面臨重大損失,價格回落至初始水平。
這些計劃的興盛源於監管不足及錯誤信息的迅速傳播。近期的執法行動,如2024年10月的“代幣鏡像行動”,成功查封2500萬美元資金,起訴18人,顯示問題規模及執法能力的提升。
防範措施包括:
- 避免在社交媒體或私人訊息平台接收未經請求的投資建議。
- 在投入資金前通過官方渠道驗證公告。
- 抵制因炒作而追逐短期收益的誘惑。
- 分散投資組合以降低對單一代幣的風險敞口。
在日益受到複雜深偽技術攻擊的行業中,提高警覺、批判性評估信息來源及遵從健全的盡職審查做法,依然是抗衡拉抬後拋售操控的最有效防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