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針對因冒充加密貨幣詐騙導致老年人損失急劇增加發出嚴厲警告。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發布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此類詐騙報告的財務損失增加了362%,過去12個月的總損失超過1.5億美元。
冒充詐騙通常涉及詐騙者冒充合法的加密貨幣意見領袖、交易所代表或政府官員,他們聲稱提供內幕訪問、保證回報或數字資產管理協助。老年人經常尋求多元化退休投資組合或利用市場動力,因此成為主要目標。
聯邦貿易委員會分析員識別出幾種常見手法:未經請求的電話或信息,敦促受害者將資金轉入所謂的「安全」數字錢包;假冒客戶服務熱線索要登錄資料;以及被推廣為無風險機會的欺詐性投資研討會。在許多案例中,詐騙者利用錯過市場反彈的恐懼或承諾提供首次代幣發行前的獨家接入權。
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期間,每位受害者的平均報告損失從3,600美元上升至7,900美元。聯邦貿易委員會強調,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許多受害者感到尷尬或不知如何報告而未報案。
為此,聯邦貿易委員會正與州檢察長合作,加強公眾宣傳,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並協調執法行動打擊跨境詐騙網絡。該機構亦鼓勵金融機構和加密貨幣平台採用更嚴格的身份驗證程序及即時交易監控,以標記可疑帳戶活動。
「老年人應該受到保護,不受高科技詐騙手法侵害,保護他們的儲蓄,」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Lina Khan表示。「我們正在加倍努力,提高認知,改善偵測,並在各級追究犯罪者責任。」
消費者維權者建議投資者獨立核實任何未經請求的邀約,避免分享私鑰或密碼,並在轉移資金前諮詢可信賴的金融專業人士。他們同時呼籲平台提供清晰的屏幕警告,提醒將資產轉入不明錢包的風險。
隨著加密貨幣的普及,監管機構和行業利益相關者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在創新與消費者安全之間取得平衡。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最新調查結果提醒我們,對於這個不斷演變的數字金融領域,保持高度警惕對保護弱勢群體仍至關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