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以低迷的預期開始了2025年,早期大部分時間在狹窄的區間內交易。然而,根據金融策略師Charlie Bilello於8月8日彙整的數據,該加密貨幣今年迄今已實現25.2%的回報,僅次於黃金29.3%的漲幅,位列主要資產類別的第二名。比特幣的表現標誌著自有記錄以來,黃金與比特幣首次僅有第二次佔據了年度回報的前兩名。
長期績效指標描繪出更為驚人的畫面。自2011年以來,比特幣累積回報超過38,897,420%,遠遠超過同期黃金126%的總回報。其他資產類別遙遙落後:納斯達克100指數回報為1101%,美國大型股為559%,美國中小型股票分別為244%和316%。新興市場股票僅增長57%,凸顯出比特幣在表現上的廣泛優勢。
年化回報進一步強調了比特幣的主導地位。自2011年以來,這種旗艦加密貨幣平均年增長率為141.7%,相比之下,黃金為5.7%,股市基準則介於4.4%至18.6%之間。經通脹調整的計算證實了該資產在多個經濟週期中對抗貨幣貶值和消費者物價上升的韌性。
技術分析和鏈上指標提供了比特幣走勢的更多見解。根據CoinDesk Research的數據,隨著市場成熟,比特幣的波動性逐漸下降,日波動率從早期超過10%的高峰降至近月約3%。包含算力和活躍地址在內的網絡基本面持續強化,反映參與者活躍度提升及底層區塊鏈的安全性加強。
機構採用亦促成了強勁的資金流入。2024年初推出的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為市場引入超過330億美元的資金。上市公司的企業財務配置增加了進一步的需求,而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研究與監管進展則提升了信譽度。
市場觀察者警告說,接近123,000美元的上升目標將面臨獲利了結與宏觀動態變化的阻力。然而,支持者指出比特幣的固定供應計劃和逐漸減少的發行速率,是長期推動稀缺價值的關鍵因素。知名交易員Peter Brandt提到多年的美元購買力圖表說:「比特幣的數字稀缺性和去中心化架構使其有望隨時間表現優於傳統避險資產。」
展望未來,市場參與者將關注宏觀經濟指標、監管發展及網絡升級提案,包括新興的隱私增強和第2層擴容解決方案提案。比特幣能否在保留其核心特性的同時,順利應對這些變數,將決定其是否能維持歷史性表現並在多元化投資組合中佔有永久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