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性的加密貨幣市場拉抬出貨(pump-and-dump)計畫利用去中心化且全天候交易的環境,並依賴精心策劃的炒作週期。這些操控通常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1. 預熱階段:推廣者秘密累積大量代幣持倉。預熱行銷利用私密管道,通常是Telegram或Discord,吸引早期參與者以豐厚回報的承諾為誘因。
2. 發行階段:代幣開始可交易時,推廣者透過社交媒體廣告和意見領袖背書擴大知名度。關於合作夥伴、技術突破或即將上交易所的誤導性或完全捏造的標題製造虛假熱潮。
3. 拉抬階段:操盤手施加協調性的買入力度,推動代幣價格上升。同時,使用深度偽造(deepfake)的音頻或視頻冒充知名人物—如執行長、政府官員或名人—進一步激發投資人恐失症(FOMO),吸引更多資金湧入。
4. 出貨階段:當價格達到目標高點時,推廣者大規模賣出手中持倉。這場突然的拋售導致代幣市值崩潰,讓後期投資者面臨嚴重損失,價格暴跌回原始水平。
這些計劃之所以猖獗,是因為監管不足以及錯誤資訊快速擴散。近期如2024年10月的「代幣鏡像行動」,成功查獲2500萬美元並起訴18人,顯示問題規模及執法能力正在提升。
防範措施包括:
- 避免在社交媒體或私密通訊平台接受未經請求的投資建議。
- 在投入資金前,透過官方來源核實公告。
- 抗拒追逐由炒作推動的短期獲利誘惑。
- 分散投資組合,以減低對單一代幣的曝險。
在日益成為複雜深度偽造技術攻擊目標的產業中,加強警覺、批判性評估資訊來源,以及遵守審慎盡職調查原則,仍是對抗拉抬出貨操控的最佳防線。
(0)